申请咨询:400-006-2180
雷恩商学院
法国雷恩商学院

新闻中心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关于雷恩 > 新闻中心  

2025-11-18 14:17:55 ,阅读量:

径山问道 | 在山川与古刹间,赴一场身与心的归途

11.15径山问道新闻稿25.png

若说前一日与AI的对话,是在向未来投石问路;那么次日的径山古道之行,则是回归内心的“诗与远方”。法国雷恩商学院的硕博校友们,暂时收敛起对商业世界的锋芒,以最谦逊的行者之姿,向千年古道、向无垠山野、向一座禅宗祖庭,寻求更深沉的答案。

11.15径山问道新闻稿143.png 

第一重境:步入山林,与秋色共语

行山的意义,从踏上古道的第一步便已然开始。世界被过滤,尘嚣褪去,只剩下风过竹海的涛声,与脚下厚厚落叶的软语。光影是流动的词,风声是低语的句,整座山林,就是一首写给行路人的立体诗篇,等待着被身体与灵魂共同诵读。

11.15径山问道新闻稿265.png

攀登的疲惫感,被沿途不期而遇的景致温柔地化解。一株银杏,燃尽了整个秋天的热情;一捧日光,穿透竹林,照亮了脚下的微尘。我们恍然发觉,这不仅是在征服一段物理高度,更是在完成一次美学的巡礼。

11.15径山问道新闻稿359.png

思想,从未因身体的劳累而停歇。几位同学在调整呼吸的间隙,竟将论文的框架在山路上反复推敲、辩证。崎岖的山路仿佛成了梳理思绪的脉络,自然的灵感与学术的严谨在此刻奇妙地融合。身体的攀越,与思想的跋涉,同声共鸣。所谓“格物致知”,大抵便是如此——在行走中穷尽物理,在山水中触发真知。

11.15径山问道新闻稿499.png 

第二重境:登临古刹,与历史共鸣

当雄伟的径山寺山门在路的尽头豁然洞开,所有的疲惫都化为一声悠长的惊叹。这座始于唐、兴于宋,曾被誉为“江南五山十刹之首”的禅宗祖庭,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姿态,静静地迎接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“问路人”。

 11.15径山问道新闻稿613.png

11.15径山问道新闻稿616.png

11.15径山问道新闻稿617.png

香烟袅袅,是历史的呼吸;钟声沉沉,是时间的脉搏。我们漫步在恢弘的殿宇间,抚摸着被岁月侵蚀的石柱,仿佛能听见一千多年前的晨钟暮鼓。这里不仅是佛教圣地,更是文化交流的源点。当得知日本茶道的源头——“径山茶宴”便发源于此时,一种深刻的敬畏油然而生。一盏清茶,曾在这里被注入了禅的意蕴,而后跨越沧海,在异域的岛屿上开出了灿烂的花。我们今天所站立的,正是那文化长河的源头之一。

11.15径山问道新闻稿802.png 

一群来自顶尖商学院的现代管理者,站在这座东方古刹的庭院里,本身就是一幅极具张力的画面。这座古刹以它的千年不变,映照着我们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。平日里我们孜孜以求的效率与增长,在这里仿佛被置于了一个更宏大的坐标系中,一种宁可的力量油然而生,让我们开始重新审视,在追逐速度之外,那些关于心灵安顿与精神富足的永恒命题。

11.15径山问道新闻稿960.png 

 

第三重境:继续攀登,意志坚定

告别古刹的沉静,并非意味着终点,而是一段更艰难的攀爬旅程。前路蜿蜒,将我们引入葱茏的茶园,无声地呼应着古寺中的禅茶一味。清越的水声,在山石间欢快地跳跃,一道小小的瀑布注入一汪碧绿的湖水,带来一丝清凉与灵动。偶有几户农家,炊烟袅袅,犬吠鸡鸣,这质朴的人间烟火,将我们从历史的深思中,温柔地拉回了现实。

11.15径山问道新闻稿1128.png

11.15径山问道新闻稿1130.png

11.15径山问道新闻稿1132.png

11.15径山问道新闻稿1134.png

11.15径山问道新闻稿1137.png

11.15径山问道新闻稿1139.png


在那些湿滑难行的坡段上,体力也似乎快要耗尽,只能依靠坚强的意志去战胜一切。没有人掉队,没有人抱怨。此次此刻,最动人的风景,并非山水,而是攀登时伸出的一只手,是疲惫时一句“再坚持一下”的鼓励。 当身体的潜能被压榨到极限时,精神的疆域反而被拓宽了。

11.15径山问道新闻稿1264.png

11.15径山问道新闻稿1265.png 

 

第四重境:围炉夜话,与真我共情

从禅寺下山,心境已然不同。夜幕下的露营地,成了这场精神之旅最温暖的着陆点。

11.15径山问道新闻稿1321.png

如果说白日的攀登与观摩是一种“收”——收敛心神,向内探索;那么夜晚的狂欢则是一种“放”——释放真我,回归本然。 卸下平日的身份铠甲,在人间烟火气中,我们只是同学,只是朋友。烤全羊的香气、牌桌上的欢笑、篝火旁的歌声,这一切看似“世俗”的快乐,此刻却因白日的精神洗礼而显得格外纯粹和珍贵。

11.15径山问道新闻稿1466.png

11.15径山问道新闻稿1467.png

 

当绚烂的烟花在夜空中升起,我们仰望,那瞬间的光亮,照亮了每个人的脸庞,也点亮了彼此心中的那份情谊。这一刻,我们不再是孤立的思考者,而是一个有温度的共同体。从AI的精密逻辑,到禅宗的“不立文字”,再到此刻围炉的烟火人间,我们完成了一次从“出世”到“入世”的完整体验。

11.15径山问道新闻稿1602.png


这场径山之旅,最终成为一次深刻的“问道”。我们用双脚丈量了山川,用双眼阅读了历史,用心灵触碰了哲学,更用全部感受了友情。它让我们明白,未来的答案,有时恰恰隐藏在古老的寂静之中;而商业的终极关怀,也必然回归到“人”最朴素的情感与安顿。

11.15径山问道新闻稿1721.png 

归途中,行囊里装满了秋色,心中则燃起了一簇不灭的篝火,也种下了一颗禅意的种子。它将在未来漫长的征途中,提醒我们时常停下脚步,听听风声,看看内心,回归那片最初的宁静与澄明。

11.15径山问道新闻稿1810.png 


营业执照